导师简介:
汪若尘,教授,博士生导师,现任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。江苏省“333工程”青年科技领军人才、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,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。近年来在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》、《Vehicle System Dynamics》、《Applied Energy》、《Science China-Technological Sciences》、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》、《机械工程学报》、《汽车工程》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近100篇。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多件、美国发明专利2件,专利转化5件,转化到账经费300多万元。先后主持国家、省部级课题10余项,参与完成国家、省部级课题20余项。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,其中,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8项。
近五年指导的研究生中2人获江苏省三好学生,3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1人获校长奖学金,3人获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资助,1人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;1人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,1人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,1人获“华为杯”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。
【先进事迹】
恪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,培养家国情怀创新人才
一、以生为本、因材施教,科教产教融合联合培养
汪若尘教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因材施教,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协同指导作用,做到导师负责、团队指导、资源共享的多元协同培养方式,给予学生更高效、更全面的指导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:对于博士生和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培养,坚持“服务需求、提升质量、强化内涵、突出创新”的培养理念;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,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,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,将联合培养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战场,与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进行多方向集萃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。对于每位学生,充分激发其创新和创造能力,提高其综合素质。2016级学生丁仁凯攻读博士期间,共发表SCI、EI检索论文10篇,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6件,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其博士学位论文获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。2019级学生罗丁攻读博士期间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1年,共发表SCI一区论文12篇,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6件,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并提前一年博士毕业。
二、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人
汪若尘教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人物,坚持教书和育人、言传和身教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,努力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思想引领和学术研究齐抓共管,定期组织课题组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,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;强化三观教育,引导研究生增强社会主义网络安全意识,遵守网络行为规范。同时,课题组注重对研究生开展科学道德教育,构建集教育、预防、监督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,遏制各种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行为。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人担任党支部书记,有3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、3人获校优秀学生干部、5人获校优秀共青团干部。
三、相互尊重、共同发展,构建和谐师生关系
汪若尘教授极力倡导“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”这一平等、和谐的教育理念,强调老师和学生应当是互相平等的研究合作者,注重师生的共同成长,师德和学德的共同建设。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,注重以人为本,关爱学生,真正做到教书育人,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,提升能力,自我突破和创新发展,从而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合作。汪若尘教授经常走近学生,了解学生的性格,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,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,乐此不疲地指导学生做科研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,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,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,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学习、相互促进、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。